【资料图】
掌上济宁讯(记者 苏茜茜)夫子在你心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?来尼山,看《我见夫子,是山是水》寻找答案。8月21日晚,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二季新经典原创剧目《我见夫子,是山是水》在尼山圣境室外帐篷演出。
谈及创作这部戏的现代意义,导演王沐表示,“这是一个过度偶像化的社会,人们乐于发掘和塑造偶像,并且给偶像赋予特别的意义,往往这种意义模糊了人和神的边界,而几乎是同一批人,也对偶像的崩塌津津乐道,这些现象,究其本质是消费主义的陷阱。在《我见夫子,是山是水》中,我们借用了一段儒家公案,而这段公案的背后,其实正是把孔夫子塑造成神,又还原为人的过程,这和我们的当下环境不谋而合。而在这部戏的结尾,我用一种近乎电影语言的手法,回应了我对这种过度偶像化的质疑。山水不是逃避主义,它是一种来自于自然,来自于孔夫子的哲学观。”
有一句名言“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地讲,把简单的事情深刻地讲”。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《我见夫子,是山是水》的创作原则。“我想用尽可能轻松,易于观众进入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,包括我们的舞美灯光设计和音乐,都在用现代的方式拉近和观众的距离。在完成这一部分工作后,我们又将主题用一种更加诗意和深刻的方式展现,浅显易懂,言之有物。”王沐介绍,这部剧讲述三个和孔夫子相关的人物,在老师逝世后的一种追忆,在迷茫的路途上,寻找夫子给他们的真理。是山是水,来自于孔夫子的一句话,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,这也是王沐对儒家哲学观的最终理解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