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艺术 >

记忆中的麦收

2023-08-02 19:09:50 来源:东方烟草报


(资料图)

上世纪80年代初,我们家分到了5亩麦田。父母起早贪黑,精心侍弄,终于等到了麦熟时节。那时,农村中小学校麦收时节会放假,让孩子们回家帮工。开镰(当地方言,即开始割麦子)的前一天,父亲召集全家人安排第二天的活计,我自告奋勇参与割麦子。

第二天早上4点多,母亲就叫醒了我和姐姐,说要趁着天凉快去割麦子。那时割麦子全靠人力,用镰刀割麦是个技术活儿。我学着大人的样子,弯着腰,紧握镰刀使劲割。时间不长,我就感觉腰酸背痛,麦芒扎得胳膊出现一片小红点,又热又痒。太阳出来了,汗水顺着我的额头、睫毛、鼻梁流淌,那些小红点越挠越痒,又痒又痛。抬头一看,父亲和母亲已经落下我很远了,他们也不抬头,一直低着头一片片地割,汗水早已湿透了他们落满灰尘的衣衫。我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。

收割完的麦子需要及时脱粒。那时,一般1个村民小组共用1台脱粒机。我家所在小组共有8户人家,不论谁家打场,其他7家都要出1个人帮工。我当时十五六岁,因平时干农活比较多,身体比较结实,也能算是一个壮劳力,因此父亲让我“专职”到各家帮工打场。那时的我干活不惜力气,得到了左邻右舍的一致赞扬,我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——终于能替父母分忧、为家庭出力了。

麦收的一道重要工序是晒麦子,这是相对而言最轻松的活儿。父母还要侍弄棉花、给玉米地锄草浇水等,所以晒麦子就成了我的“工作”。麦子脱完粒都堆放在场院里,每天早上太阳出来后,我就把麦子均匀摊晾开,每隔半个小时翻晾一遍。如此反复,既能提高晾晒速度,又能保证晒干的整齐度。

如今,科技有了大发展,麦收实现了机械化,但那段难忘的经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。

(山东青州市局)

关键词: